延迟退休就要来了!对用人单位影响几何?

来源:
企知道
发布时间:2021-03-03
收藏收藏
分享
  • 复制链接
  • 微信扫一扫

近几年,延迟退休的话题持续受到各界关注。

2020年11月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时隔近4个月后,延迟退休有了最新消息。在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副部长游钧表示,目前,人社部正会同相关部门在研究具体的改革方案。他指出,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与人均预期寿命不匹配,不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不适应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未来将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和经验,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文化传统以及历史沿革情况,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方案。

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定具体方案和施行时间,但明显感觉到延迟退休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从国际上来看,近年来,美、德、日等国都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提高到了65岁甚至更高。

目前,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这个标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确定的,七十年未有调整,而在这期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足50岁提高到了2019年的77.3岁。退休年龄总体偏低,与人均预期寿命不匹配,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等一系列问题。

另外,延迟退休能够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专家表示,在“十四五”期间,有一个非常严峻的“窗口期”,1963年“婴儿潮”时出生的人口马上就要满60岁,这会导致我国养老保险中缴费人群迅速减少,领取人迅速增加。

实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不仅可以避免人力资源浪费,而且可以增加养老金的收入来源,减轻养老金的支出压力,对于维护养老系统的正常运行非常有必要。

那么,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延迟退休政策推出后,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变化。

一方面,延迟退休的实施必然存在会延长企业及个人社保缴费的年限,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压力,会进一步增加企业负担。

另一方面,员工推迟退休意味着企业不得不继续雇佣一批老人,这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是一个灾难。虽然年纪大的人工作经验丰富,但年纪大也意味着体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创新能力减弱,企业不能再像对年轻人那样经常安排加班、赶工,很可能影响到企业效益。

最后,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职位晋升都是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延迟退休后,大量的老年领导干部会继续留在劳动力市场,可能会导致部分年轻劳动者无法按照既定的渠道实现晋升,这会降低年轻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他们的工作效率。

但该来的总会来,延迟退休趋势不是任何一家企业能阻碍的。企知道为大家梳理了两点策略:

1.优化人员结构,提前储备年轻人才

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无疑会给企业带来员工老龄化的趋势,这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及高科技技术企业的运营带来巨大挑战。劳动密集型企业岗位对体力要求较高,高科技企业职工老龄化不利于企业创新。因此,企业应在延迟退休大潮到来之前及时对现有人员结构进行调整,多储备年轻员工,减少若干年后企业员工老龄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2.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降低劳动强度

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提高企业生产自动化水平,降低岗位劳动强度,能够把老龄员工从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当然,自动化水平提升必然需要对员工知识、技能进行全面提升。这也要求企业做好岗位培训,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倘若短期内难以快速提升自动化水平,可根据老龄员工身体状况进行调岗。

企业只有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应对,才能尽可能降低新政策推行带来的打击。如果您有企业经营管理、员工关系、薪酬绩效等方面的疑惑,可联系在线专家进一步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