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00亿美元,赛百味要被卖了!

来源:
36氪的朋友们
发布时间:2023-03-07
收藏收藏
分享
  • 复制链接
  • 微信扫一扫

赛百味挂牌100亿美元,高盛集团、贝恩资本、TPG、TDR资本争相竞购。

3月4日周六,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报道,高盛集团旗下的资产管理部门、贝恩、私募股权公司 TDR Capital 和另类资产管理公司TPG,都有意收购美国三明治连锁快餐巨头赛百味(Subway),并已经提出了对赛百味的指示性要约。

赛百味上个月就表示,由于成本激增和竞争日益激烈,公司正在考虑出售,潜在价格可能超过100亿美元。

赛百味要出售的消息,在今年1月就有媒体爆了出来,当时还处于初期阶段。2月,赛百味证实了消息,称股东考虑出售公司,已聘请摩根大通(JP Morgan)担任顾问。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赛百味第一次要卖身了。早在2021年,汉堡王和 Tim Hortons 的母公司 RBI(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有意收购赛百味,但因收购价格存在分歧,该交易谈判并未继续推进。随后,放弃收购赛百味的RBI,选择了赛百味的竞争对手Firehouse Subs,价格为10亿美元——远低于赛百味这次爆出的100亿美元估值。

对于赛百味100亿美元的报价,有业内人士持悲观态度。他们认为此时并不是出售的好时机。由于目前利率上升而增加了债务成本,这降低了潜在买家愿意为收购餐饮连锁店支付的价格。而且在过去18个月中,此类交易估值普遍下降。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赛百味年营收超百亿美元,此番寻求出售或许并不是赛百味走向颓势的证明,更多可能是这个家族企业在创始人离世之后寻求资本化的可能性。

创始人去世,58年连锁品牌危机四伏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连锁快餐店品牌之一,赛百味可谓是三明治品类中的王者,目前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3.7万多家分店。鼎盛时期,赛百味在全球拥有4.5万多家门店,远远超过麦当劳肯德基等竞争对手。

△基本信息 企知道

而诞生之初的赛百味,不过是一家街头小店。

1965年8月,17岁的弗雷德·德卢卡(Fred DeLuca)为了挣够大学的学杂费,向好友彼得·巴克(Peter Buck)借了1000美元,做起了三明治快餐店的生意,全球第一家赛百味就此诞生。

为了感谢彼得·巴克的支持,弗雷德·德卢卡一开始将该店命名为“彼得的超级潜水艇”(Pete’s Super Submarines),两年后正式更名为“赛百味”(Subway)。

之后,门店经营进入正轨。赛百味开始采用全直营的模式拓店,但直到营业的第九年,赛百味的门店也不过16家。德卢卡意识到,赛百味要想更快扩大规模,必须学习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加盟模式。

深入研究了加盟模式之后,赛百味创建了一套自己的玩法,加盟费用及门槛极低。

赛百味的加盟成本只有麦当劳的1/10。据悉,赛百味开一家门店的成本通常在12万到27万美元之间,同时赛百味每年还要抽取销售额的8%(之后有所提高)。 相比之下,麦当劳的特许经营成本平均在 220 万美元左右。

尽管赛百味对加盟店的业绩抽成要比麦当劳多上数倍,但其极低的加盟费还是吸引了大批创业者,他们大多是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尤其是英语水平不高的移民家庭。开放加盟仅一年,赛百味门店数飙升至200家。1990年,赛百味已经开出了5000家门店;2002年,赛百味门店数超越麦当劳,成为全球门店数最多的快餐连锁品牌。

但过快扩张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病。比如,加盟商们经常抱怨,多家门店开在在同一区域,彼此很难赚到钱。不过,整体来看,赛百味从诞生开始大多活在高光之中。直到2012年,赛百味的全球销售额达到顶峰180亿美元。

之后,赛百味来到了转折点。2015年,创始人德卢卡病逝,赛百味的前途开始摇摇欲坠。2016年,赛百味在美国闭店数首次超过新店数,美国市场销售额也持续降低至113亿美元。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2018年和2019年,赛百味在全球关店数超过了1000家,美国市场销售额降至100亿美元出头。2020年疫情期间,赛百味在美国市场销售额降至冰点83亿美元。

岌岌可危之际,赛百味决定寻求“场外援助”。2019年,赛百味请来前汉堡王CEO奇德西挑大梁。奇德西曾在2000年代初期领导汉堡王,期间帮助汉堡王削减了不少成本,并在2010年将其出售给3G Capital。

循着在汉堡王的成功经验,奇德西开启了对赛百味大刀阔斧的改革。

对内,降低成本。奇德西关闭部分门店、重组运营、裁员40%。

对外,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赛百味向加盟商提出严苛的新协议,包括允许赛百味掌控营业时间,要求加盟商参与促销,禁止他们对赛百味发表负面评论;可能会要求加盟是自费投资和实施新数字计划;商店中带有Subway名称的任何东西,如家具和装饰品,在加盟商结业时仍将是赛百味的财产。

在奇德西的重拳出击之下,2021年赛百味的全球销售额从83亿美元回升至9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近 20%,在美国市场的单店平均销售额达到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2022年,赛百味全球销售额进一步提升至104亿美元。

PE巨头抄底餐饮,餐饮并购成风

近年来,连锁餐饮品牌出售的案例时有发生,赛百味并非个例。

尤其是2022年。餐饮经营的外部环境变化、收入整体下滑以及消费赛道整体遇冷,投融资事件数明显下滑。2022年全年,餐饮行业融资事件仅有238起,与2021年相比少了100余起,几乎回落至2020年水平。

在餐饮行业融资寒冬之下,有两类巨头逆势行动起来。

一类是pe巨头,近期抄底餐饮的收购动作不断。

先是,鲜少布局餐饮的PE方源资本,2022年初收购了中国食品饮料集团(下称CFB Group)。CFB Group是棒约翰和DQ的特许经销商之一。另外,遇见小面、悦璞食堂Brut Eatery、三道入川等,也是CFB Group旗下餐饮品牌。据彭博社的报道,方源资本收购CFB Group的交易金额为1.6亿美元。交易完成后,CFB Group将由方源资本单独控制。

之后,老牌私募基金安宏资本抄底了“轻食天花板”Wagas。2022年9月,安宏资本收购了轻食天花板Wagas 60% 股权。收购完成后,安宏资本成为Wagas的最大控股方,Wagas创始人仍将继续管理集团日常工作。据知情人士透露, Wagas估值约5亿美元,较此前的8-10亿美元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最近,华尔街PE王者凯雷收购“寿司界的性价比之王”争鲜。2022年11月底,凯雷收购争鲜26%的股份。另外,在收购争鲜之前,凯雷还在2017年收购了麦当劳中国业务。收购完成后,麦当劳在中国的扩张和销售额都明显提高。

除了PE巨头,另一类是产业巨头崛起。不少品牌开始担起投资人的身份,通过并购实现对外扩张。

2023年开年,两大知名火锅品牌发生了并购:小龙坎收购了蜀大侠。企知道显示,蜀大侠的主体公司成都蜀大侠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四川小龙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股东,并全资持股。简单讲,连锁火锅品牌小龙坎将连锁火锅品牌蜀大侠收至麾下。

△基本信息 企知道

新茶饮赛道同样没闲着。两大高端茶饮巨头成功“牵手”:奈雪的茶收购了乐乐茶。2022年12月,奈雪的茶发布公告,宣布已签署对乐乐茶主体公司上海茶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协议,以5.25亿元收购乐乐茶43.64%股权,成为乐乐茶第一大股东。

餐饮并购在国内似乎会成为一种趋势。一位投消费的PE合伙人表示,“Buyout在国外很常见,但在中国,Buyout尚处于早期阶段。现在大多数餐饮标的估值都在合理区间,也让品牌开始尝试通过并购扩大规模。”

相比于国外大型连锁餐饮集团,如RBI、百胜旗下都有众多品牌矩阵,而我国餐饮行业则相对分散,疫情加速了行业整合。国内消费投资人表示,中国餐饮行业规模巨大,超过万亿量级,但连锁化率相对偏低。巨头们可以通过并购整合产业资源、行业经验和扩充资金,帮助企业迅速做大。

而且本身稍具规模的餐饮企业现金流较为充沛,在单一品类发展遭遇瓶颈之时,若想进一步发展,并购就成了最高效省力的方式。

另外,对于被并购方,也能够减轻经营压力。“过去几年,行业前景并不明朗,许多餐饮企业的经营承压,生存艰难。原本排斥资本的餐饮企业打开了与资本的链接渠道,但投资机构近来出手谨慎,所以‘被并购’也成了经营者的考虑范畴。”上述投资人表示。

本文由第三方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企知道作为平台仅提供技术支持,转载请联系原文作者,如涉及版权、名誉权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后的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联系邮箱: qzd@qizhidao.com
阅读更多
名创、KK们失灵,从加盟商逃离开始
加盟商是最先感受到风向的那批人。加盟商们算账最清楚,对于他们来说没有那么多的商业逻辑、没有那么多的资本期望,是否继续跟着品牌玩的标准很简单,那就是跟着名创和KK,挣没挣到钱。如果要判断名创、KK的品牌
金融大V商业5天前
高盛贝恩竞购赛百味,估值100亿美元
两位创始人故去,赛百味管理权力更迭,新环境下旧模式成了桎梏。
公司动态涌流商业2023-03-06
曾是全球门店数第一的洋品牌,如今“卖身”了
1987年,肯德基在北京开出中国首店。迄今,“洋快餐”整体入华已接近36年。这36年里,肯德基在中国开出了超9000家门店;麦当劳(1990年进入中国)有约5700家;必胜客(1990年进入中国)接近
公司动态电商在线2023-03-10
A轮融上亿,红杉GGV们再次出手了!
消费又热了起来。 从消费者在餐饮店前排起长龙,到众多不同类型的创业公司获得融资,以及一些投资人频繁出差推进案子,久违的一幕再次在消费赛道上演。 有创业公司在2023年2月宣布融资后,2022年接触但没
行业观察36氪的朋友们2023-03-13
新消费下半场,谁降温了,谁赢麻了?(上)
从寒冬凛冽到拥抱暖春,中国消费市场变化之大令人惊诧。在这一波春潮回暖之下,新消费领域又重新为人所谈起。 新消费,新在哪里? 新在品牌,新老品牌在上市时间上长短有异,例如元气森林之于可口可乐、瑞幸之于星
行业观察创投维C2023-03-01
华彬红牛控股昔日超市王,涉水大卖场!
从“快消品”到“大卖场”角色的转变,本质是从“货”到“场”角色的转变。
财税新零售财经2023-03-03
名创优品:学爱马仕开大店、撕“土味”标签
开旗舰店、发力IP联名产品、搭建全球供应链......背着“伪日系”、“土味”标签的名创优品正在让自己变得国际化起来。但在“高昂”的品牌打法下,依靠“10元店”起家的名创优品又要如何保持性价比优势?
品牌营销全天候科技2023-03-01
瑞幸终于扭亏为盈,开始冲刺万店目标!
3月2日,瑞幸咖啡公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公司动态界面新闻2023-03-04
昔日“加盟之王”,被指要百亿“卖身”!
全球门店数一度突破4万家,巅峰时期力压“麦肯”的“加盟之王”,如今闭店收缩、业绩下滑甚至可能被出售,赛百味何以至此?
公司动态红餐网2023-02-04
经历了“死亡”与“坚守”的餐饮行业,2023年如何“回血”?
今日早间,百胜中国发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务业绩公告。其中,肯德基全年净新增926家门店,占公司年度净新增总数的80%;全年营收同比上涨3%至72.19亿美元,餐厅利润率同比增长0.8%至15
行业观察蓝鲨消费2023-02-08
年卖35亿仍难赚钱,这家网红店要上市了
时隔1年多,KK集团再度向港交所发起了冲击。
金融予辰2023-02-04
1月21轮融资超75亿,但资本仍未回暖
据Foodaily每日食品不完全统计,2023年1月,食品饮料赛道共发生投融资事件21轮,总金额超75亿,其实马黛茶品牌「咔米星」、火锅品牌「蜀大侠」、香精香料生产商「汇湘轩」未披露金额。 与2022
行业观察Foodaily每日食品2023-02-02
9.9促销战,瑞幸危机,库迪凶猛?
瑞幸最近有点忙。前脚刚下定决心和星巴克等连锁咖啡品牌角逐下沉市场,然而序幕刚启,后脚就有“老朋友”陆正耀带着新咖啡品牌库迪掀起价格战。2月6日,陆正耀打造的库迪咖啡正式进入“百城千店”阶段,期间品牌将
金融新商业要参2023-02-21
世纪初的网红商超,就快凉了?
家乐福购物卡受限事件,至今余波未平。这也是外资商超在华处境的一个缩影。而另一方面,中国本土品牌正在不断崛起,留给外资商超的时间不多了。曾经的零售商超巨头家乐福,年初以不太体面的方式登上热搜。北京、上海
行业观察新周刊2023-02-14
人人乐停牌,易主在即?
2月13日,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永乐商管公司要约收购期满暨股票停牌的公告。
金融零售商业财经2023-02-14
加息又暴跌!为啥这次是鲍威尔最艰难的决定?
这次到底加不加息, 可能是美联储最纠结的一次, 面对银行接连倒闭, 如果美联储选择加息, 如果美联储选择暂停加息, 面对两难选择, 在3月22日召开的货币政策会议上, 美联储咬咬牙,最终结果就是
金融三折人生3天前
璞缘照护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打造一站式养老服务解决方案平台
金融猎云网1天前
比亚迪放了个「大招」,准备「杀死」燃油车
今年中国汽车市场主题,是如火如荼的「价格大战」。 如果说,一月份特斯拉降价吹响了新能源价格战的「第一枪」,三月初武汉东风雪铁龙吹响了燃油车价格战的「第一枪」,那最近新款比亚迪汉和唐的发布,则意味着汽车
金融极客公园6天前
寺庙火了,年轻人的焦虑正成为新的餐饮生意
“在上班和上进之间,年轻人选择了上香!” “在求人和求已之间,年轻人选择了求佛!” ...... 年轻人的苦寺庙最清楚。 继露营风、围炉煮茶风后,“寺庙餐饮”火了。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北京的雍和宫、潭
金融职业餐饮网6天前
花了一个下午,我把文心一言玩坏了
在等待了一个多月后,百度的文心一言终于正式发布。
金融雷科技2023-03-18
相关企业
深圳赛百味餐饮发展有限公司
法人:刘战春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主营:餐饮
企业详情 企业资讯
成都蜀大侠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法人:李信云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主营:餐饮管理、传统火锅、特色火锅、火锅连锁加盟、火锅品牌加盟、特色火锅加盟、火锅技术、火锅底料、火锅、火锅加盟、餐饮品牌运营、餐饮、餐饮企业
企业详情 企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