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背靠上汽和阿里,智己汽车为何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来源:
DoNews
发布时间:2022-12-27
收藏收藏
分享
  • 复制链接
  • 微信扫一扫

智己销量惨淡的现状仍未能改变。

日前,智己11月汽车销量数据出炉,据上汽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智己汽车在刚刚过去的11月销量惨淡,仅仅售出608辆,环比下降29.3%,而在近6个月的销售期中,智己累计销量为4545辆,尚未达到预期。

实际上,从智己诞生以来,业界对它的期待就从来没有间断过,背靠上汽集团、张江高科阿里巴巴三大巨头,智己可以说是要钱有钱,要资源有资源,但是,就像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贵家子弟一样,太过优渥的环境反而成了阻碍智己发展的障碍,而在风云变幻的新能源赛道,智己一步慢步步慢的身位,是否还能赶上友商们极速的发展脚步,却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01.一手好牌,打到稀烂?

实际上,智己的出生就已经注定不会平凡,根据资料显示,智己汽车成立于2020年12月25日,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三大巨头联手打造的高端纯电汽车品牌,其中上汽集团占股54%,张江高科占股18%,阿里巴巴占股18%,更让智己肩负重任的线索是,在上汽集团内部,智己项目被称为“一号工程”,而目标则更为远大,在尚未上市之前,智己对标的就是同在上海屋檐,拥有超级工厂的电动车巨头——特斯拉

智己的出身光环也反应了融资层面,据数据显示,智己汽车创始轮融资规模就达到100亿元,是国内首个创始轮即达百亿量级的汽车科创公司。

来势汹汹是智己踏入新能源赛道后给旁人的观感,同样,在市场定位和量产速度上,智己也给人飞一般的感觉。

从2020年底的智己品牌发布会,到2022年1月两款新品车型智能纯电轿车L7和智能纯电SUV LS7的发布,到2022年4月开启预售,再到2022年6月18日,首款产品L7正式开启全国交付,智己的速度如同火箭一般惊人。

更让智己博取的眼球的是,是各方对它前景的持续看好,在2022年8月,智己新车刚刚交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获得交通银行、上汽集团、工银投资等投资方的融资,估值瞬间达到了近300亿元人民币。

可以说,智己直到交付初期,一直给人的感觉就是顺风顺水,但是随着正式接触客户后,智己的形象开始了陡然的变化。

据长江商报报道,从2022年7月份开始,上汽集团将智己汽车销量纳入了产销快报,智己汽车7月份销售816辆,累计1051辆。在8月份,智己汽车销量堪堪突破千辆,达到1007辆。而在金九银十的黄金销售期,智己先后只取得了1049辆和860辆的销量成绩。更跌破眼镜的是11月,智己销量下探至608辆,环比下降29.3%,6个月累计交付仅为4545辆。

很难说智己是新能源赛道高开低走的负面典型,但在一众造车同行的激烈竞争之下,一手好牌的智己取得当下的成绩,自然很难说的过去,虽然智己对外一再宣称,创业公司前期并不看重销量,但是随着新老玩家已经将国内市场瓜分殆尽,集体内卷选择出海的局面下,智己这种稳坐钓鱼台的心态是否还真的适应新能源发展的趋势,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

02.智己CEO要当国产马斯克?

说起智己,就不得不提CEO刘涛。当下智己有今天的知名度,与他的高调行事脱不开干系。当然,新能源老总出马负责营销早有先例,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既是企业家又是网红,全网拥有着超过8000多万的粉丝,每次发表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言论都能引起业界的震动,而且还亲自收购了推特,堪称为自己旗下的特斯拉营销开通了直达渠道。但对于刘涛来说,要当达到马斯克的高度,企业需要努力,自己更需要努力。

近日,某汽车博主曝光了一则刘涛在高速路上违章驾驶的消息,在视频中,刘涛称,要将智己L7进行静止状态下的地板油加速,带大家一起体验智己L7超跑式的沉浸式感觉,但是从整个驾驶过程中,刘涛几乎无视了交通法规,高速违停、变道不打转向灯、实线变道、连续变道及超速等违章行为悉数上演,危险驾驶触目惊心,而且还是智己CEO亲自出演。

随后网友反应迅速,舆论批评接踵而至,而在强大的压力下,刘涛对其违章试驾事件进行了公开道歉。刘涛在微博发文称,近期认真关注了网友们的批评,进行了深刻反省,并主动配合调查,于12月5日接受了处罚。

本来是为智己进行营销宣传的好事,但却弄巧成绌,不得不说刘涛确实在反向带货了,而这样的带货,竟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就在近日,网上流出的一段视频,刘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开过几天理想 L9,感觉像是开老款别克 GL8。而在谈到蔚来时,他还表示,在产品力层面,智己 L7 PK 蔚来 ET7,智己 L7 没有输面。虽然短期内可能没有卖过蔚来 ET7,但最终,智己 L7 的销量会超过蔚来 ET7。

本来就是后来者的智己,在点踩友商这条营销路上,给人的感觉就是底线堪忧,特别是身为CEO的刘涛亲自下场,差评同行还抬高自己,让人顿感不够大气,不够舒服。

当然,熟悉刘涛的粉丝可能为他开解,毕竟这样的口无遮拦在九月九已经发生过一次了,当时刘涛对准BBA开炮还伤及了自己的潜在客户,因为其直言“40万买燃油车很无奈,也很悲惨”。

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到底可取不可取,对智己来说尚未定论,但在评价燃油车性能之外,还在尊严上对其客户进行打击,确实有营销玩过界之嫌了。

种种行为来看,刘涛确实有着向马斯克一样的营销雄心,也在始终如一的付诸实践,但就其表现来说,很难与自家还不够绝对实力的产品形成高度联动,所以给外界的感觉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03.高端用户造就高端产品,商业逻辑成谜?

无论营销怎样天花乱坠,最终还是凭产品说话,而在这一点上,智己仿佛还需要理顺自己的逻辑。

近日,针对雷军智能汽车会蜕变为一个纯粹的消费电子产品的论断,刘涛认为,雷军的想法很容易出问题,他表示“人和手机乃We carry the phone,人和汽车却是Car carries us。因此,现在汽车制造固然要重视软件学习,但机械素质也必须满分。”在这种情况下,智己选择的是把“驾控”做成自己的最大优势,而这样的选择就意味着长期主义。

一方面给自己的产品贴金,一方面言下之意又给自己的销量欠佳提供了理由,智己的营销可谓一箭双雕,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从用户层面。4500辆车就意味着4500个用户,而刘涛认为自己的客户已经国产新能源客户中最优质的那一批了,据刘涛介绍,智己 L7 车主 80 后及 90 后占比 74%,平均家庭税后年收入 54 万,大专以上学历 91%,而且,智己 L7 车主首购买车的很少,只有 16%,51% 是增购,33% 是换购。增换购的用户中,60% 来自于豪华品牌,其中的 4% 还是超豪华品牌。

所以刘涛认为,自己的客户群体基础非常牢固,口碑建立非常顺利,而剩下的就是持续推进,挖掘这座金山了。但他忘了,样本过少会导致判断出现错误。

实际上,智己除了出身传统燃油品牌拥有驾控优势,其他环节并无优势,拿同档次的蔚来ET7对比,在内饰层面,智己L7采用了26.3英寸的联屏+12.8英寸的中控屏设计,而蔚来ET7则使用了业内主流的仪表屏+中控屏的双屏设计,在这一点上双方难分伯仲,而其他内饰方面智己也无明显优势。而在动力方面上,蔚来ET7零至百公里加速最短为3.8秒,CLTC续航最大里程为675公里;智己零至百公里加速最短时间为3.87秒,CLTC续航最大里程为615公里,相比之下均处于劣势。

如果产品性能存在劣势,价格上就需要进行错位竞争,但是智己智己L7的售价处于35-50万元区间,可以说面对蔚来ET7、比亚迪汉EV、极氪001等同档次高端车型来说,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价格优势,在这样的局面下,智己靠什么赢,实在让人捏一把汗了。

更让智己感到尴尬的是,刘涛屡屡对友商挑刺之后,自己的产品也遭遇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据车质网显示,一位智己汽车消费者购买了一辆2022款天使轮版,然而提车后不到一月,发现前挡玻璃有大量擦不掉的黑焯点。经智己同普路售后维修点检查,发现应为玻璃出厂后,安装前被高温灼伤,一张A4纸上大约有四五十个黑点,质量问题严重,但是即使智己也自认是质量问题,解决方案依然无法给出,实在让人不能理解。

更离谱的还发生在智己交付车辆之前的敏感时间,据悉当时智己为预定智己L7的前3000名车主推出了“天使权益”促销政策,其中包括了智己开启了天使轮用户和A轮用户的锁单,并公布完整版的“天使轮用户特别权益”和“A轮用户专属权益”,让当时等待了一年的“天使轮”车主着实感到欣慰。但后来,相关天使轮车主发现智己汽车社区管理混乱,官方人员态度恶劣,正常的车主权益询问,却被无礼讽刺。

随后102位车主联名维权,要求智己对天使轮版权益被超越,稀缺席位不稀缺”、“升级激光雷达和高阶能量电池的条件未明确”、“配置表宣传93kWh电池容量与工信部登记不符”、“车展发布会和广告宣传多项未兑现”“官方App社区管理混乱”等问题予以解释。

信任危机之下,对于电池和续航里程缩水的问题,智己曾表示,是由于不同电池电量测量方法不同导致的,智己L7续航并没有缩水,也不存在欺骗消费者行为。而去年在上海车展上展示的智己L7量产概念车的无线充电配置,并非标配,所以不涉及虚假宣传。

最终,这次信任危机以智己把责任归咎到了工作中的不严谨,并表示以后会接受用户建议,也会采用统一的数据口径并清晰公示相关测试标准及备注作为结束,实在让外界感到无法理解。

一方面是以自己的客户群体为骄傲的营销宣传,另一方面又是产品跟不上期待,服务抚不平人心,智己的种种前后矛盾的做法实在有损自己背靠的大品牌形象,也许三大巨头的加持让智己有底气跟其他品牌叫板,但同时也让智己蛮横到失去了打磨自己内功的耐心,这样的新能源品牌,看起来还要更多的路要走了。

参考资料:

1、《智己汽车估值300亿11月销量仅608辆降29% CEO刘涛违章式“营销”被指漠视法律》,长江商报

2、《CEO“博眼球”,解不了智己的焦虑》,连线出行

本文由第三方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企知道作为平台仅提供技术支持,转载请联系原文作者,如涉及版权、名誉权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后的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联系邮箱: qzd@qizhidao.com
阅读更多
智己飞凡接连哑火,汽车“一哥”难再躺赢?
“上汽奥迪员工内购价最高优惠16万”,“30万出头买奥迪A7,以往这价格也就买A4”。 3月初,这则上汽奥迪大降价的新闻冲上了热搜。上汽紧急回应称是员工内购价,严查外部倒卖。但依旧阻止不了市场对这款车
金融Tech星球2023-03-15
长城下场撕吉利,难兄难弟相煎何太急?
长城和吉利撕起来了。 在长城微博中,其称被某品牌"黑人公共关系",而吉利汽车也参与其中,并称"我们必须坚决抵制网络上的各种肆无忌惮的攻击,自主品牌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网络环境"。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以来
金融DoNews2023-03-16
淘汰赛前夜,蔚来理想的重合与分化!
“2023年到2025年是极为残酷的淘汰赛。” 这个判断出自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竞争极其激烈的新能源赛道狂飙近十年后,各路玩家蜂拥而至,特斯拉、比亚迪先后挑起价格战,预示着2023年的新能源市场并不
公司动态蓝鲸财经2023-03-06
吉利、长安、长城,在追赶比亚迪的道路上孰快孰慢?
2月23日,吉利银河系列发布会,大半个汽车圈的媒体都聚到了杭州,就像四年前吉利把大家请到新加坡去围观几何的上市一样,盛况空前。但如果说几何那场发布会只是吉利对于新能源路线的最初试探,那么银河系列就是吉
行业观察36氪2023-02-27
减配降价,零跑的困局
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的生存之难已凸显。 2023年开年,零跑汽车销量罕见出现环比暴跌,根据官方数据,1月交付量仅为为1139辆,环比下降86.59%;2月最新销量数据显示也仅交付3198辆。而根据销量数
公司动态钛媒体App2023-03-08
销量持续暴跌,广汽本田前途未卜
在很多国人的印象中,都会把日系车与故障率低、省油经济等特点结合在一起。 正因如此,广汽本田成为了不少消费者购车的首选。 如今世道变了,陈旧的技术、偏低的智能化水平,让广汽本田产品力逐渐下降,投诉量激增
行业观察有驾报道2023-03-09
20万元以下市场,没有理想和极氪
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亏损与销量压力下的焦虑正在蔓延。 李斌发布内部信痛批公司内部八大问题,雷军发表内部讲话给造车团队打鸡血,马斯克明确加大「降本换量」的竞争策略。 面对如此的挑战,极氪、理想率先做出了
行业观察汽车之心2023-02-06
急于上市的极氪,打得起价格战吗?
2023一开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以一波降价潮迎来新的一年。“价格战”的火药味,比正月十五很多地方的烟花晚会还要浓厚。 特斯拉的大幅降价,让国内新能源车市显得越来越卷了,大量国产自主品牌纷纷开始降价,蔚来
公司动态蓝莓财经2023-02-13
特斯拉挥刀,“蔚小理”们折腰
近年竞争愈发激烈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于2023年开年刮起了一股降价风。 据雷达财经不完全统计,在年初特斯拉宣布降价之后,已有AITO问界、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多家新能源汽车厂商开展了降价促销活动。 而新
公司动态雷达财经2023-02-14
特斯拉“降维打击”,蔚小理前途几何?
特斯拉多次降价,掀起价格战,对国内“蔚小理(蔚来、小鹏、理想)”等新能源车企步步紧逼。 让不少特斯拉车主怨声载道,觉得自己“被割韭菜”,甚至参与维权。但也拦不住特斯拉股价上周累计大涨33%,为2013
公司动态新浪网2023-01-31
雷军之后,余承东也不想给年轻人造车了
再次重申不造车原则的余承东,又给华为汽车业务添加了一条新红线:不做20万元以下的车。“20万以下我们做会亏损,我们没有那么低的成本。”近期被问到华为汽车未来会不会跟比亚迪产生竞争时,余承东解释道。余承
行业观察盒饭财经2023-02-24
长城汽车的前总裁,能救何小鹏吗?
出品丨虎嗅汽车组作者丨周到编辑丨张博文图片丨视觉中国违和、反差。这可能是长城汽车前任总经理王凤英,官宣将就任小鹏汽车总裁之后,几乎所有圈内人的反应。毕竟,前者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以长城汽车二把手的形象为
公司动态虎嗅APP2023-02-02
市值跌去1900亿,上汽集团被冷落了?
当了17年销冠,上汽集团在资本市场却被冷落了。
公司动态德林社2023-02-24
1月销量不如人意,问界已走到十字路口?
时间进入2023年,各大车企却一点都开心不起来,1月本就是汽车销量淡季,比亚迪月销仅有151341辆,环比大幅下滑。造车新势力更是成绩惨淡,仅有理想汽车一家实现了月销过万。不过蔚小理销量下跌,可以明显
公司动态锋出行2023-02-03
李书福旗下商用车独角兽,被曝启动赴美IPO
吉利旗下商用车品牌远程,刚刚曝出了IPO上市的重大进展。 据彭博社消息,远程最早将于今年年底在美上市。 在这之前,远程希望能够融资3亿美元,实现45亿美元的估值。 而且就在最近,极氪、路特斯、曹操出行
金融智能车参考4天前
那个熟悉的马云终于回来了,一开口就曝金句
回来就好! 马云回来了! “虽然人的体力、脑力比不过机器,但机器只有‘芯’,而人有‘心’。” “人不应该被人工智能所控制!” 一开口,就知道他真的回来了
金融蓝媒汇4天前
这家公司火了!国际巨头豪掷246亿入股
国际石油巨头沙特阿美拟豪掷246亿元,成为A股炼化龙头荣盛石化的战略投资者。
金融每日经济新闻2天前
日企“经营之神”的故事,在中国讲完了
又一轮日企“经营之神”们集中离场——伊藤雅俊、稻盛和夫、丰田章一郎等人物的逝世,让“日企”曾经所代表的神话符号,彻底剥离了当代的语境。 2023年3月10日逝世的伊藤洋华堂创始
金融盒饭财经4天前
璞缘照护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打造一站式养老服务解决方案平台
金融猎云网6天前
趣头条将从纳斯达克退市,市值缩水超99.5%
金融大河财立方6天前
相关企业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刘樱
注册资本:154868.955万人民币
主营:高科技园区开发、房产物业、房产、科技金融集成服务、通讯信息、产业地产、数据通信服务、创业服务、房产租赁、土地转让、开发运营、房产开发、有价值资料分享平台、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
企业详情 企业资讯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法人:--
注册资本:--
主营:电梯物联网
企业详情 企业资讯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任德奇
注册资本:7426272.6645万人民币
主营:信贷资金贷款、居民储蓄存款、信用卡、银行、外汇、金融债券、国内外结算、银行卡、金融机构、贷款、收付款项业务、票据、同业拆借、政府债券、金融服务、银行卡业务、债券
企业详情 企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