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能源车的下半场:“国补”之后,谁将裸泳?

来源:
DoNews
发布时间:2022-12-16
收藏收藏
分享
  • 复制链接
  • 微信扫一扫

苦日子和好日子都还在后面。

刚刚进入 12月,新能源车企便纷纷迫不及待地公布11月交付数据。

根据中汽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销再创新高。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6.8万辆和7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5.6%和72.3%,市场占有率达到33.8%。

这意味着,车企们已经超额完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的“在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0%”的目标。今年1-11月期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625.3万辆和606.7万辆,同比均增长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5%。

每逢年底都是买车旺季,但今年高峰期来得似乎更加激烈,除了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指数级发展阶段,更现实的原因是,截至今年12月31日,真金白银的国家补贴将陆续退出。

“这意味着自2023年1月1日起,如果购买续航里程在300至400公里的新能源车要多花9100元,续航400公里以上的要多花12600元。”一位新能源汽车行业人士向DoNews表示。

一直以来,新能源汽车都会享受两种补贴,一是国家购置补贴,二是购置税减免,前者即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而后者也会在2023年年底正式结束。这也就意味着2024年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在国家政策层面将完全拉齐,如果这一年新能源车不能积累自己的竞争壁垒,到2024年或只能被市场淘汰。

未来两年才是关乎新能源车企的生死局,谁能挤上牌桌的竞争依旧激烈,但今年的强者似乎已没有悬念。

11月只有小鹏不给力?

继10月份比亚迪销量创新高后,11月销量高达23.04万辆,同比增长134.3%,今年前11个月累计销量为162.8万辆。这样的销量成绩,可谓将大众、丰田等合资品牌彻底甩开了。

具体到车型方面,比亚迪宋家族依然贡献最大,11月卖出了64145辆,再次刷新了单月销量最高成绩;汉家族11月销量突破3万大关,达到了31786辆,累计销量突破40万辆;比亚迪元家族、秦家族、海豚以及老将唐,11月份销量均突破2万大关。

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比亚迪表现突出,其市场份额一路从去年年底的20%左右增长到当前的接近30%。

另外,比亚迪11月份出口新车达到12318辆,1-11月累计出口44596辆,环比增长29.3%。随着后续产能的释放,其出口到海外的销量贡献肯定会越来越大。

这样的销量成绩,可谓将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丰田等合资品牌彻底甩开。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比亚迪应该能够获得2022年车企销量第一,而这也是第一次,中国本土车企超过合资车企,在中国汽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但在特斯拉面前,比亚迪也只是险胜。特斯拉11月销量为52424台,看来降价换量确实有效果,尽管特斯拉如今争议颇多,但在真金白银面前,直逼月销56637台的比亚迪宋dmi,且销量数字一直在攀升。

相比而言,造车新势力们则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从9月开始,哪吒已经连续三个月拔得交付量的头筹。9月和10月更是连续两个月交付量破1.8万台,虽然11月销量冷静了一点,但也有足足15072台,稳居榜首。除了哪吒U和哪吒V,哪吒S也开始大规模交付。

不过,面对哪吒捷报频出的销量,已经有不少人提出质疑,因为与哪吒官宣交付量不相称的是哪吒实际的上险量。最夸张的10月,二者间相差近9000台。

当月哪吒卖了18000台车,上强险的只有不到9000台。这背后,可能有几点原因:有部分销量被海外市场所消化,但每月出口不过1000-2000台的哪吒,不足于填补如此巨大的缺口。更多的可能是卖到了经销商的手里。哪吒不同于其它造车新势力,其选择了直营和传统经销商模式共存的经销模式,近几个月快速增长,或是转化成了经销商的库存。

另外,理想和蔚来的成绩也不错,均刷新了交付纪录,这是从理想车型交付以来,第一次突破1.5万台,而蔚来11月则交付了14178台车,在经历了上半年产品线调整带来的低潮期后,蔚来已经连续6个月交付破万台,截至11月,蔚来也实现了年交付突破10万台的里程碑。

在蔚来的1.4万台销量中,ET7、ES7、ET5三台车型就占据了1.1万台。作为NT2.0平台的新一代产品,已经成为了蔚来的主力,意味着蔚来顺利度过了换代的阵痛期。

但小鹏最近确实有点坎坷,最近两个月的销量都有些萎靡。11月仅仅交付5811台,连续多个月数据不理想,主要是产品换代还称不上成功。小鹏G9作为换新的重中之重,仅仅交付了1546台。

相比而言,造车新势力表现相对较弱,其新老车型交替周期对于销量仍有不小影响。从明年来看,蔚来、小鹏、理想、零跑都有比较详细的新车型规划。目前,头部6家新势力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总份额大约为10%,未来按照翻倍空间来看,有望成长到20%的市场份额。

自主品牌崛起,虹吸效应凸显

在今年新能源汽车的上行势头中,自主品牌无疑是最大赢家。

2022年4月,宣布停售燃油车的比亚迪便开启超高速增长,上半年就已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市场新能源车销冠,其前11个月销量甚至超过第二至第六名车企销量之和。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排行榜中,除第一名“雷打不动”外,2-9名的排名变化却很频繁。此前,蔚来、理想、小鹏是新能源汽车厂商排行榜前十的常客,但从今年7月开始,吉利、奇瑞、长安等主流自主品牌开始强势上攻。

相较而言,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的“触电”进度要慢一些。在国内合资品牌推出的车型中,目前仅大众ID系列表现尚可。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1-10月,在国内新能源狭义乘用车厂商销量榜单中,一汽大众累计交付8.1万辆,同比上涨62.7%,位列第14名;上汽大众累计交付7.2万辆,同比上涨61.8%,位列第15名。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合资企业大多持观望态度,从观望到入场,合资车企发力电动化、进行电动化转型的时间较晚,因此目前它们在新能源市场上的表现乏善可陈,面临纯电动车积累不足、产业链不强,‘油改电’产品智能化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上述新能源汽车行业人士表示。

不过当前合资品牌也在加快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如主流日系车企丰田、本田和日产就分别于今年上市了旗下新能源SUV产品,以求在新能源市场中抢得一块蛋糕。

此外,上汽通用也在11月发布新目标,计划于2025年底前在华推出超过15款基于奥特能平台的电动车型。北京现代方面亦表示,将从2023年起,把现代汽车新能源方面的产品及技术引入中国,并计划未来3年在中国市场投放4-5款纯电车型。

2023年还能高歌猛进吗?

目前,新能源车已经进入了指数级的发展阶段。

2022年1月-10月的新能源汽车产销是528万辆,同比上升96.5%,与2021年同期相比,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不过在2022年,造车新势力的估值却一路向下。中国造车新势力市销率估值从年初的5-7倍,一路下滑至当前0.7-1.8倍的低点。考虑到造车新势力明年销量的高速增长和盈利提升,目前估值下行的风险较小。

去年到今年,不管是整车厂还是供应链都存在产能滑坡的现象,交付周期长是眼下需要解决的难题。

有业内资深人士认为,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在第四季度买车是最划算的。尤其是微型车还是有很大优惠,微型车下半年可能会出现降续航不降价格的情况。

另外,明年第一季度由于碳酸锂价格上升,电池还会涨价;由于供需不平衡很多新开展的电池项目,预计在明年下半年电池价格下降;由于补贴的下降不明年申池第一季度涨价的影响,预计明年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车会低于今年上半年的同比。现在产业链是不平衡的,尤其是中下游赚不到钱,没有利润就没有动力。明年应该是一个微增长,甚至是负增长。

第四季度以后,等消化完已有订单,维持高增速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从各家车企动作来看,明年新车发布的速度会将会继续加快,尤其是插电混动。同时,也可以看出来电池产能在提升,需求在下降,缺电池的企业情况预计会相对好转。

而现阶段,随着国内纯电动车型保有量逐年大幅提升,在电池核心技术突破尚待时日的情况下,纯电动汽车仍存在补能焦虑,特别是长途补能焦虑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矛盾。目前,新能源汽车如果不考虑放电的话,行驶成本为有1毛到1毛5,而燃油车需要1到1.5元,跑5000公里后还要保养,对比新能源开5万公里的运营成本仍然很低。

但相较于市场上已广泛普及的中低速充电补能设备,换电以及超快充拥有绝对的补能效率优势。例如蔚来于2021年4月起投入运营的第二代换电站目前已可实现单车3分钟换电,其最大服务能力也已达到312次换电/天,而在超充布局方面,小鹏于2022年8月上线的S4超快充桩单桩峰值充电功率也已达400kW,理论5分钟补能效率达200km续航里程。

整体而言,等明年补贴政策的红利完全褪去,或才是新能源车企们真正拼刺刀的时候。

本文由第三方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企知道作为平台仅提供技术支持,转载请联系原文作者,如涉及版权、名誉权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后的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联系邮箱: qzd@qizhidao.com
阅读更多
智己飞凡接连哑火,汽车“一哥”难再躺赢?
“上汽奥迪员工内购价最高优惠16万”,“30万出头买奥迪A7,以往这价格也就买A4”。 3月初,这则上汽奥迪大降价的新闻冲上了热搜。上汽紧急回应称是员工内购价,严查外部倒卖。但依旧阻止不了市场对这款车
金融Tech星球2023-03-15
2022掉队的“蔚小理”,按下了兔年加速键!
进入2023年,各大车企又展开了新一轮的“竞速”。尽管1月份汽车整体销量出现了“阴跌”,但从各路车企发布的销量目标来看,车企对于2023依旧保持着较高的信心和预期。在一众车企中,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
行业观察蓝鲸财经2023-03-06
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正在酝酿巨变
扩产能、增销量仍是2023年新能源车市场的主旋律。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900万辆,同比增长35%,而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也将达到35%左右。 纵观整个
公司动态市场资讯2023-02-21
特斯拉挥刀,“蔚小理”们折腰
近年竞争愈发激烈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于2023年开年刮起了一股降价风。 据雷达财经不完全统计,在年初特斯拉宣布降价之后,已有AITO问界、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多家新能源汽车厂商开展了降价促销活动。 而新
公司动态雷达财经2023-02-14
这一次,特斯拉的“价格屠刀”很致命
“降价”的武器,特斯拉仍用得欢。
行业观察无冕财经2023-02-09
2023年,造车新势力只想活下去
智能汽车与智能手机类似,它代表顶尖科技的民用化探索,行业内有一个“苹果”和很多个“安卓”;但智能汽车与智能手机又不完全相同。这个行业没有诺基亚,至少比亚迪不是诺基亚。国潮时代来临之后,国产品牌开始以“
行业观察观潮新消费2023-02-14
王传福的盾,挡得住马斯克的矛吗?
特斯拉走大单品路线,比亚迪打“车海”战术。过去八年里,全球新能源车市场冠亚军的宝座,都被两家公司包揽了。一家是比亚迪,另一家是特斯拉。这是两家气质全然不同的公司。特斯拉的基因里刻着颠覆,从一开始,它摆
行业观察数智界2023-02-09
“淘汰赛”倒计时 新能源车企迈上晋级路
近日,新能源车企陆续公布了2022年的成绩预告单,业绩差距正在持续拉大,如比亚迪预计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400%,最高达170亿元,而赛力斯、北汽蓝谷则预计持续亏损...... 进入2023年以
行业观察中国证券报2023-02-01
2022盘点系列:自主品牌在逆境中“开挂”
“中国公司颇为令人意外地做到了脚踏实地。”这是日媒对中国汽车品牌发展现状的评价。 市场份额逼近50%,新能源市场占比近8成,出口量跃升世界第二大国,可以说在过去的2022年,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实现了“里
行业观察车云2023-02-01
2022年,新能源汽车上演“亏损竞赛”
2022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演绎了一场“冰与火之歌”,一面是市场热度提升,销量同比增长93.4%;一面是众多车企亏损不断,“寒气”逼人。 据一刻商业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A股已有13家新能源相关车
公司动态一刻商业2023-02-08
2023,国产新能源汽车仓皇应战特斯拉!
2022是新能源“狂飙”的一年。 不但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8.7万辆,增速接近翻倍,连续8年居全球第一;同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7.4%,提前三年完成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5%的目标。 2023开年这
行业观察鞭牛士2023-02-08
20万元以下市场,没有理想和极氪
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亏损与销量压力下的焦虑正在蔓延。 李斌发布内部信痛批公司内部八大问题,雷军发表内部讲话给造车团队打鸡血,马斯克明确加大「降本换量」的竞争策略。 面对如此的挑战,极氪、理想率先做出了
行业观察汽车之心2023-02-06
开门黑、价格战,2023车市的危机与变局
年后上班没几天,车市已经暗流涌动。年前由特斯拉开启,问界、小鹏跟进的价格战,已经让并不明朗的2023年车市人心惶惶。没想到的是,市场大规模的价格松动早已无法压住,该来的还是来了。2月1日,作为传统性车
行业观察汽车公社2023-02-03
造车新势力利润和份额到底该要哪个?
今年年初,特斯拉全面降价的时候,我们就曾经专门讨论过新能源汽车产业面对特斯拉降价的问题,如今有人选择了跟随,比如说问界、小鹏以及蔚来,但是也有人选择了咬牙硬抗,但最近造车新势力销量正式出炉,新势力企业
行业观察江瀚视野2023-02-06
国补没了,销量跌了,新能源车企靠什么赢?
2月10日,中汽协发布了2023年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42.5万辆和40.8万辆,环比分别下降46.6%和49.9%,同比下降幅度较小,市场占有率达到24.7%。随着国
行业观察DoNews2023-02-14
芯片公司渡劫,日均倒闭16家,投给芯片行业的钱都去哪儿了?
行业观察瓦肯财经4天前
2月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环比下降10.16%
行业观察大河财立方1天前
自动驾驶落地难,是技术问题还是路线错误?
回首2022,AI行业热度有所衰减,但我国自动驾驶赛道却是风起云涌。 去年11月份,禾多科技宣布完成了1亿美元融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研发商福瑞泰克也完成了近亿美元融资;宏景智驾、芯驰科技也各自宣布完成
行业观察36kr科技3天前
东方财富一天“崩”两次,证监会出手
3月21日,#东财崩了#登上微博热搜。据悉,东方财富APP在当日上午、下午均出现长时间用户登录异常、持仓显示异常、无法交易等情况。 对此情况,东方财富方面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3月21日的回应是:不予
行业观察每日经济新闻2天前
“奶茶杯”肆虐,不能碰的非法电子烟!
“奶茶杯看起来人畜无害,但闻起来一股子糖精味”。张丽(化名)对新消费日报记者表示,身边不少电子烟的“老烟民”最近不抽悦刻、柚子、铂德等品牌了,都选择了一些名为奶茶杯、可乐罐等昵称的电子烟。 早在201
行业观察36氪的朋友们3天前
相关企业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王传福
注册资本:291114.2855万人民币
主营: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汽车制造、汽车零部件、电池、锂离子电池以及电池、电动车及其零部件、充电电池、二次充电电池业务、电动汽车、电动叉车、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及服务、镍电池、传统燃油汽车、二次充电电池、充电器、手机锂电池、镍镉电池、汽车及零配件、手机充电器、锂离子电池、汽车业务、纯电动汽车、汽车模具、手机、乘用车、手机部件、锂电叉车、品牌汽车、电动车、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叉车、电池管理系统、汽车维修、汽车电子装置、消费电子产品及其部件设计制造、连接器、电子电源设计、燃油轿车、通信电源设计、电脑零部件、双模电动车、金属零部件、电力电源设计、手机ODM、手机测试、手机按键、不间断电源、LED、直流电源、纯电动巴士、储能电站、光电子产品、五金电子产品、手机装饰、微电子产品、手机组装业务、不间断电源设计、塑胶机构件
企业详情 企业资讯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陈虹
注册资本:1168346.1365万人民币
主营:汽车金融、汽车整车、汽车制造、汽车工业、汽车、乘用车、零部件、底盘系统、新能源汽车、汽车饰件系统、汽车产品、商用车、轿车、品牌汽车、电动汽车、汽车转向系统、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汽车变速器、汽车金融业务、全方位出行服务、汽车部件、出行服务、汽车模具、移动出行服务、底盘、拖拉机内燃机、货车、内外饰系统、移动出行平台、智能产品系统、出行工具、重型卡车、出行服务高频流量入口、制动系统、动力驱动系统、客车、越野车、电子电气、SUV越野车、发动机、变速箱、电驱、内外饰、售后服务、制造服务平台
企业详情 企业资讯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法人:秦力洪
注册资本:300000万人民币
主营:汽车销售服务、电动智能汽车产品、锂电池、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动智能汽车、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整车及相关零部件、智能电动汽车、电动汽车、高性能智能电动汽车、智能电动汽车研发测试、高性能电动车
企业详情 企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