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涉及蓝蛙、吉野家等,这些违规商家都被查!

来源:
国际金融报社
发布时间:2023-03-17
收藏收藏
分享
  • 复制链接
  • 微信扫一扫

这个315,逐渐恢复烟火气的餐饮业有些“不太平”。

3月15日,网红餐厅蓝蛙因使用过期食材、后厨卫生等问题登上热搜。根据媒体报道,蓝蛙北京悠唐购物中心店存在制作沙拉的水果发黑发烂、食材有效期标签随意更换、抹布不做区分、擦完刀具擦垃圾桶等问题。随后,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公众号发文,呷哺呷哺旗下的台式火锅品牌湊湊因缺斤短两在沪被查。不止于此,当天,为消费者熟知的快餐品牌吉野家也登上了热搜榜单,原因是北京吉野家快餐有限公司昌平奥莱餐厅因违反食品安全法,被罚款6.5万元。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涉事企业目前基本已经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应。湊湊方面就表示,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小组对该餐厅进行整改,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并要求餐厅加强运营管理。

凑凑火锅 (张力摄于2021年11月13日)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舌尖上的安全”是广大消费者所关心的根本问题,也是消费新时代下行业转型发展的基石。“食品安全是行业高质量发展乃至社会经济稳定前行的‘压舱石’,直接影响着千家万户的生活质量。坚守食品安全,就是夯实企业的立身之本,就是承担应当应分的社会责任。”

知名品牌接连被曝光

“这么贵的餐厅都这样,以后谁还敢在外面吃饭?”微博上,有网友在蓝蛙的相关新闻报道下这样留言道。

3月15日,网红餐厅蓝蛙经历了一场风波,北京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生活这一刻》栏目曝光了网红西餐厅蓝蛙(北京悠唐购物中心店)后厨乱象。据悉,今年2月初,《生活这一刻》栏目记者“卧底”进入蓝蛙后厨,被安排进了后厨冷菜间,负责沙拉甜品的制作。“卧底”过程中,记者发现蓝蛙后厨人员将已过保质期的袋装蔬菜制作沙拉,发烂发黑的牛油果也只是切掉黑色部分后继续使用,工作人员还表示,店内的所有食材都需打上使用的有效期标签,不过食材有效期标签却可以随意更换,标签也只是虚设。

除了食材处理外,蓝蛙后厨的卫生状况也堪忧,使用的抹布清洗后未经分类存放在桶内随意拿取,不仅被用来擦拭刀具还被用来擦拭垃圾桶盖。更有工作人员拎着拖布桶直接在消毒池、海鲜池里接水。

作为餐饮界网红,蓝蛙的定价并不低,因此不少对食物品质有要求的消费者会选择其门店。但很显然,蓝蛙的食品安全并不能让消费者放心。

3月15日中午,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涉事门店进行执法检查。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该店存在消毒记录、食品报损记录不全等问题。当前,蓝蛙涉事门店已停业整顿。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对其进行立案调查,表示如问题属实将进行严厉查处。同时,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当日也同步对辖区内全部10家蓝蛙餐厅展开食品安全检查。

不仅仅是蓝蛙,吉野家的问题让消费者更为震惊。昨日,“吉野家吃出蟑螂后检查发现43只”的词条冲上微博热搜榜首位,一度引发了围绕食品安全话题的网络热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显示,3月14日,北京吉野家快餐有限公司昌平奥莱餐厅因违反食品安全法,被北京市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6.5万元。

根据处罚详情,前述吉野家的餐厅于1月13日销售的“辣白菜猪肉双拼饭热卤套餐”中混入1只蟑螂。1月16日,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发现,距当事人被举报前最近一次消杀仅5天,现场总共发现43只蟑螂。由此,监管部门认定,当事人虽每月进行消杀,但环境消杀不彻底、不干净是造成食品混入异物的主要原因。

湊湊火锅此次被曝光的情况同样被消费者关心。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公众号发文,3月14日,在该局执法总队会同上海市计测院开展的飞行检查中,位于打浦桥日月光的湊湊火锅·茶憩因菜品分量不足和使用问题电子秤,涉嫌违反相关规定,被上海市场监管部门立案查处。

监管部门在检查中发现,“湊湊肥牛”在菜单标注“150克”,实际称重140.43克,偏差-9.57克;“湊湊和牛”在菜单标注“200克”,实际称重177.90克,偏差-22.10克,商品实际重量值与结算重量值之差超过规定负偏差(按照规定,肉类称重范围小于2.5千克的,其负偏差允许值最高为5克),涉嫌违反《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餐饮业食安问题何时解

随着前述餐饮品牌相应情况的曝光,消费者们坐不住了。“本来以为是知名品牌靠得住,但其实一样存在这些问题。”有消费者坦言,不知道还可以相信谁。

顶着压力,餐饮企业们已经纷纷致歉回应。昨日晚间,蓝蛙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发布致歉声明,表示将对此事进行严肃处理,对于制度的落实与监督情况第一时间进行改进。声明指出,该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专案组进行内部自查,对于类似事件采取“零容忍”态度。蓝蛙在声明中向广大的消费者致以诚挚的歉意,同时欢迎广大消费者对所有蓝蛙门店进行监督批评。

湊湊火锅昨日也表示,针对上海打浦桥日月光店出现的“称重偏差”问题深表歉意。为避免相关事件再次发生,其称会对全国200余家餐厅的出餐电子秤再次校准,进一步加强餐厅的出餐标准管理,并加大内部稽核检查频次。

事实上,此次315期间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引发关注的这些品牌,早已经不是首度出现类似的情况。以蓝蛙为例,其在品牌官方公众号的介绍中称,将大都市的餐饮管理专业化和本土餐厅的舒适用餐环境完美结合,以一流的服务,高品质的美食和饮品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但在此之前,公司已经数次被罚。

据中国网此前报道,2021年11月初,蓝蛙一分公司因自制的南瓜牛油果沙拉抽检不合格,被上海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340元。同年3月,蓝蛙还因违规发布酒类广告,被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机场分局罚款20万元,并责令停止发布。

有餐饮领域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整体来看,行业里具备一定规模的品牌在食品安全和产品标准化方面已经处于行业前列,但餐饮尤其是中餐的标准化一直是道难题,加上不少品牌的非直营模式以及门店的员工个人因素等,食品安全问题仍旧“任重道远”,企业也需要持续加大投入。

朱丹蓬认为,此次315期间多个餐饮品牌的问题被曝光,也是对整个行业的一次提醒。他指出,食品安全与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消费市场潜力持续释放,百姓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要求食品供给不断创新,向着更加健康、更加方便、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然而,“舌尖上的安全”依然是广大消费者所关心的根本问题,也是消费新时代下行业转型发展的基石。

他表示,企业需要基于自身发展模式不断探索、建设和维护质量控制体系来满足消费者对质量的动态要求,让消费者吃得安心、吃得开心。而这些新的探索,也或许会成为助推行业发展的新引擎,奠定未来行业格局的基石。

本文由第三方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企知道作为平台仅提供技术支持,转载请联系原文作者,如涉及版权、名誉权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后的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联系邮箱: qzd@qizhidao.com
阅读更多
太二酸菜鱼放弃傲娇:开放6人桌,可以点外卖!
太二酸菜鱼正在成为九毛九集团的主力。 在九毛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称“九毛九”)发布2022年财报中,太二品牌收入31.0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6%,占总收入的77.6%。对比之下,九毛九品牌收
公司动态36氪的朋友们3天前
贾国龙又做空气馍,卖的是快餐梦还是汉堡
贾国龙离自己的中式快餐梦更近一步。近日,西贝旗下贾国龙空气馍低调在北京开出首店,并以“中国馍夹中国菜”为slogan。这也是继“贾国龙功夫菜”、麦香村、酸奶屋等品类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中餐创新上又一
公司动态36氪的朋友们2023-03-14
“最严”监管时代来临,化妆品企业都有哪些要点需关注?
3月1日起,国家药监局组织制定的《企业落实化妆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下称“《规定》”)、《化妆品抽样检验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两部新规将正式施行。被行业人士称之为“最严抽检新规”的化妆
行业观察化妆品报,好医工APP2023-03-02
一号文件首提预制菜,跑偏的预制菜该往哪走?
预制菜正以飓风的速度,席卷整个餐饮市场。2月13日,《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文件内提到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时,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行业观察新腕儿2023-03-10
经历了“死亡”与“坚守”的餐饮行业,2023年如何“回血”?
今日早间,百胜中国发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务业绩公告。其中,肯德基全年净新增926家门店,占公司年度净新增总数的80%;全年营收同比上涨3%至72.19亿美元,餐厅利润率同比增长0.8%至15
行业观察蓝鲨消费2023-02-08
离爆红还有一步之遥的“冷吃兔”
得益于农历兔年的到来,春节期间消费市场“兔元素”含量爆表。从文创产品到服饰,甚至连汽车、白酒等行业都向兔文化靠拢。“兔元素”小商品更是火爆异常,供不应求。同时这场“兔元素”风暴也吹到了美食界。 据相关
公司动态食酒研究社2023-01-31
芯片公司渡劫,日均倒闭16家,投给芯片行业的钱都去哪儿了?
行业观察瓦肯财经4天前
2月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环比下降10.16%
行业观察大河财立方1天前
自动驾驶落地难,是技术问题还是路线错误?
回首2022,AI行业热度有所衰减,但我国自动驾驶赛道却是风起云涌。 去年11月份,禾多科技宣布完成了1亿美元融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研发商福瑞泰克也完成了近亿美元融资;宏景智驾、芯驰科技也各自宣布完成
行业观察36kr科技3天前
“奶茶杯”肆虐,不能碰的非法电子烟!
“奶茶杯看起来人畜无害,但闻起来一股子糖精味”。张丽(化名)对新消费日报记者表示,身边不少电子烟的“老烟民”最近不抽悦刻、柚子、铂德等品牌了,都选择了一些名为奶茶杯、可乐罐等昵称的电子烟。 早在201
行业观察36氪的朋友们3天前
优化结构,中国造船业持续保持全球领先!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造船业新接订单量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62%。截至2022年,已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在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同时,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大量高技术船舶成为中国造船业高质量发展的
行业观察央视网3天前
告人抄袭的吉利,也被人“警告”了
汽车圈造型外观、商标、LOGO、技术等侵权官司,屡见不鲜,是业内常态。几年前,吉利也曾控告威马汽车涉嫌“侵害商业秘密”,并要求威马赔偿21亿元并承担相关诉讼费用,最终威马汽车败诉,赔偿吉利700万元。
行业观察火星商业2023-03-01
硅谷银行倒闭,他们却一天暴赚4600倍!
尽管美国政府已经承诺确保硅谷银行等储户资金安全,但这场危机尚难轻言结束。 当地时间12日,硅谷银行(SVB)遭受存款挤兑后倒闭后,美国监管机构紧急发声,承诺为所有储户兜底,但银行股东和一些无担保债务持
行业观察21世纪经济报道2023-03-17
美国电商满意度排名,亚马逊排第二,第一竟是它!
对许多跨境卖家来说,美国市场一直是最大的收入来源,而亚马逊更是大多数卖家最依赖的平台。 根据最新发布的美国客户满意度指数和消费者研究,2022年美国消费者对电商平台的总体满意度要比2021年更高了。
行业观察亿恩网原创2023-02-22
亚马逊爆仓严重!多仓库紧急关闭?
美国尾端派送问题频出,亚马逊仓库又出幺蛾子了! 前段时间就陆续有消息传出,因冬季风暴侵袭美国造成重大影响,多个美国亚马逊仓库临时关闭。很多人原本以为恶劣天气只对产品运输造成了短暂影响,其实并非如此。
行业观察亿恩网原创2023-02-08
ChatGPT火出圈,多家A股紧急澄清
春节后市场最火的概念就是——ChatGPT。
行业观察中国基金报2023-02-04
预制菜的“好日子”要过去了
春节期间,预制菜的热气再次蒸腾到了一年中的最高温度。 去年差不多时间,全国各地疫情反复,很多人选择就地过年,年夜饭到店消费变成奢望,促使预制菜消费上涨。到了今年,随着防疫政策放开,春节开启返乡潮,人们
行业观察李小霞2023-01-29
紧跟美联储!英国、欧洲央行也出手加息
北京时间2月2日晚,欧洲央行召开议息会议,紧随美联储和英国央行的脚步,宣布将三大主要利率均上调50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周四早些时候,英国央行加息50个基点,周三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自去年7月以来,
行业观察国际金融报社2023-02-03
一文读懂:有关ChatGPT的十个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量子计算、类脑智能、云原生、数字引擎、音视频等技术的深入发展,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持续涌现。针对上述领域,我们策划了一个科普系列栏目《T-chat前沿热点问答》,以十问十答的形式
行业观察腾讯研究院2023-02-09
又一个巨头亏钱:曾门店超过4300家
近日,皮鞋巨头红蜻蜓发布了2015年上市以来的首份亏损业绩预告。
行业观察新商业要参2023-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