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汽车,也许并没有家电巨头想得那么简单

来源:
蓝鲸财经
发布时间:2023-02-20
收藏收藏
分享
  • 复制链接
  • 微信扫一扫

近几年,各行业巨头跨界造车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例如小米华为等手机厂商,联想等PC制造厂商,以及海尔美的等家电厂商,都涉足了新能源汽车领域。以家电厂商来说,传统家具三大件空调、冰箱以及电视正在被搬到新能源汽车里,比如小鹏P5、理想L9均搭载了冰箱。

其实,早在十年前,中国家电业就曾掀起过一股狂热的造车风。当时春兰、美的、奥克斯波导、夏新、小鸭等一大批家电企业曾涉足汽车领域,不过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功,如今一度熄火的家电业又重燃造车梦。

家电巨头再次跨界汽车

据悉,从2018年起,美的就先后成立了广州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安徽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并于2020年收购了合康新能控股权,布局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格力在2021年收购珠海银隆(后改名为格力钛新能源),进军锂离子电池、新能源商用车等业务领域;海信也于2021年收购日本三电控股75%股权,朝新能源发力。从行业情况来看,家电业跨界造“汽车”的原因并不复杂。

一来,家电市场持续遇冷,亟需拓展产业边界来维持运营。据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家用空调全渠道零售额同比下降 15.3%,零售量同比下滑20.9%;国内冰箱行业累计零售量同比下降5.5%,累计零售额同比下降3.4%;洗衣机市场累计零售量同比下降9.2%,累计零售额同比下降10.1%。

另据统计,2022年1-11月,家电市场累计零售额为6543亿元,同比下滑7.2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传统家电企业的营收能力正在减弱,而且发展至今,它们在降低成本和提升制造工艺上也已经到达了瓶颈期。为此,家电企业必须要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来维持运营。

二来,目前家电行业均面临着产品结构单一、过度依赖明星产品的困境,有必要拓展新的产品线。众所周知,格力、美的以空调为主,而创维则以彩电为主,虽然它们的产品线已扩展到冰箱、净水器、电饭锅等其他品类,但依然很难打开新局面,最让用户熟知的还是各自主打的明星产品。这种情况下,如何将家电业拥有的强大制造实力和研发水平向外扩张就成为了一种必然,新能源车刚好满足这种条件。

三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近年来保持着高景气增长的态势,而与新能源相关的产业无疑是一大风口。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车产销量分别达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25.6%,高于2021年12.1个百分点,保持上升趋势。

并且国家颁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到:至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这样看来,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家电跨界汽车依仗何在?

家电巨头们纷纷下场开拓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究竟有何依仗呢?

一方面,家电企业进军高增长的汽车零部件市场,凭借天然的技术优势,有望分食一杯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汽车零部件的销售收入已经从2016年的3.46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9万亿元,增长近42%。以美的为例,据盖世汽车报道,截至2022年初,美的旗下汽车零部件产品线销售规模已达到千万元量级,与包括东风、高合汽车、威马等多家主流车企相继展开合作,这意味着美的已经打进了新势力的供应链。

其中,包括汽车空调在内的热管理相关零部件市场发展前景尤其可观。据东北证券预计,2025年国内新能源车热管理市场规模将接近700亿元,核心细分赛道市场规模将达500亿元,到2030年国内热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1114亿元,占全球的58.5%。据悉,美的、格力、海信等家电巨头都已进军汽车热管理市场,且美的已有产品量产,美的旗下威灵汽车部件生产的电动压缩机已上车小鹏G9。

区别于整车制造,家电企业们选择从汽车零部件等相关品类切入,还因为家电零部件与汽车零部件的产品基础逻辑相似。比如比起传统燃油车,对热管理要求更高的新能源汽车所涉及到的电子膨胀阀、四通阀、PTC等部件,与家用空调和家电加热器的架构和技术同源,存在高度相似性;新能源车空调和热泵系统也与家用空调高度类似。诸如此类的共通性,也是吸引家电企业布局汽车零部件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汽车智能化转型使得家电厂商与车企能最大程度地共享用户、供应链等生态层面的资源。以创维为例,其在技术和销售渠道方面均有很大的优势,其通过打通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的造车全链条,在智能座舱、线下零售、充电服务等层面与其主公司开沃汽车实现了资源共享,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研发能力的提升。

另外,随着万物互联的深入,车和家的关联也逐渐变得密切。例如小鹏P5,其前排把座椅放倒,铺上充气床垫,再打开车载投影仪和幕布,就变成了一个小型家庭影院,其后排还安装了冰箱;理想L9也搭载了冷热冰箱,二排还有一块超大的娱乐屏可以看电视玩游戏,而打开副驾座椅背后的小桌板,就能开启办公模式。家电企业发力车家互联,打通生活与工作的连接,从而实现家电行业的外延,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上车VS造车,答案或已明朗

从当前家电企业在汽车领域的布局来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美的、海信等通过投资等方式从零部件切入汽车产业链,另一种是像创维这样直接下场造车的。

1、零部件上车并非易事

虽然家电上车前景可观,但家电企业以往进入汽车领域失败的经历表明,它们在这条路上要补的课还很多,家电巨头们想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获取一席之地也并非易事。

一是,家电体系与汽车车规级体系差别非常大,与专业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相比,家电企业的优势并不突出。家电与汽车虽然有共通之处,但终归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车规级最重要的是安全可靠,而家电行业强调新技术应用,所以家电企业造车仅靠拆分汽车零部件肯定不行,还需要以更优性能和更低成本与现有的零部件供应商进行竞争。

二是,家电企业深度融入汽车产业链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的传统车企有自己的供应链及客户关系,家电企业显然不能盲目地进入,还需与更多汽车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布局。而且上文提到过,汽车众多配件需要测绘,对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极高,家电企业需重新建立技术优势,揽入核心人才,并不断适应汽车行业的新模式及玩法。

其实家电企业与车企仅在零部件上进行合作还算比较简单,但从目前趋势来看,家电与汽车企业已在更深层次领域合作,同时未来还将在构建更复杂的场景联结,比如对汽车出行场景和家电居家场景及资源的打通,并建立盈利能力,这将对双方在营销渠道等资源商的整合运用方面提出更多的挑战。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速度非常快,没有核心技术及竞争力的企业则很容易被淘汰。总的来说,家电与汽车企业合作最大的难点,是其商业模式如何在更复杂的场景中落地。

2、造整车更难

除了从汽车零部件切入汽车供应链以外,一些家电企业也想造整车,但事实证明家电企业中的造车派成绩并不突出,且目前为止大部分家电企业已经打消了造整车的念头,目前唯一还在坚持的只有创维。

比如格力起初收购银隆意图制造整车,但其在2019年推出的一款叫“艾菲”的MPV存在感甚至不如格力手机,后来格力开始在零部件领域发力;戴森因难以实现商业化而宣布放弃造车;海尔也多次辟谣造整车,同时频频与整车厂合作;而海信汽车电子研究所副所长刘宏举曾说,海信的定位很明确,就是服务主机厂,做智能汽车关键部件与方案供应商。家电巨头们在自身领域的实力非常强劲,为什么一到造整车上就显得后进不足了呢?

其一,造车非常烧钱,巨额的投资则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家电行业竞争者众多,利润并不高,往往靠量取胜,而造车的成本不止几百亿。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曾感慨,看别人造车觉得100亿元很夸张,自己跳进来才发现,200亿元都不够;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也认为,200亿元只是造车的起点。

家电厂商现金流并没有那么充裕,而且贸然造车风险太大,所以大部分家电厂商都对此持谨慎态度,不敢轻易下场造整车。因为一旦造车失败,很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乐视造车就是前车之鉴。

其二,消费者对家电巨头造车的认可度并不高。家电巨头们在家电业积累的良好品牌形象和口碑并不会转移,以创维为例,创维在2019年11月推出了汽车品牌“天美”,但天美汽车从未打开过市场。后来考虑到创维的品牌度更高,便有了创维汽车,但创维汽车并没有沾到品牌的光,销量依然惨淡。据统计,创维汽车2022年累计销量为21916辆,这与国内2022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688.7万辆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综上所述,家电业跨界“造车”步履维艰,因此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美的、海尔、海信、格力等多数家电巨头越来越倾向于难度相对较小、前景更加明朗的零部件“上车”,选择成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新力量。而在新能源车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或许将有更多家电企业会加入到零部件“上车”的行列。

相关企业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雷军
注册资本:185000万人民币
主营:智能手环、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小米手机、小米客户服务、智能电视、互联网增值服务、小米电视、激光电视、智能电视机、液晶电视、小米支付、小米金融、智能家居生态链建设、互联网智能电视、小米手环、耳机、蓝牙耳机、智能家电、充电器、电饭煲、小米家电、小米云服务、小米消息推送服务、智能消费电子产品、智能家居产品、物流平台服务、数码产品、充电、手机配件、充电数据线、路由器、电动滑板车、小米大病保、小米落地扇、电视盒子、数据线、数码配件、手机充电器、手机游戏运营商、小家电、手机通讯、互联网电视机顶盒、硬件产品维修服务、工具软件、手机数码、电视、物联网、智能家居、智能家庭产品、移动电源、家电、笔记本、互联网电视、广告服务、蓝牙音箱、IH电饭煲、互联网、充电宝、小米司机、电子产品、网络设备、手机、高压电饭煲、电脑配件、高清电视机、智能音箱、鼠标垫、滑板车、儿童手表、广播电视节目、家用智能路由器、家庭服务产品、插座、对讲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闪充充电器、智能产品、流量服务、智能家居生态链、小灵通、风扇、电商平台、对讲机聊天功能、智能硬件、智能开关、平衡车、家用电器、烟雾报警器、指纹锁、BB煲、家人防骗险、众筹平台、系统分身、MIUI安全中心、综合意外险、IoT平台、MIUI天气、UI拨号与短信、应用分发、直流变频落地扇、小米、语音对讲、公交卡、消息推送、直流无刷电机、应用统计、弹性式触点连接器、银行卡安全险、剃须刀、箱包、数据连接线材、移动WiFi、笔记本本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法人:赵明路
注册资本:4064113.182万人民币
主营:通信技术、终端路由器、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ict(通信与信息)产品技术、云计算与数据中心产品设计开发销售服务、智能电视芯片、物联网、通信配套设备、通信站点机房基础设施、通信信息产品、电信网络解决方案、数字化人才学习与发展、路由器、通信终端产品设计开发生产采购、通信服务、移动电源、持工具和资源、信息与通信技术( ICT)解决方案、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机、电脑、手机充电器、充电器、服务器、生活服务、UPS电源、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云服务器、UPS不间断电源、数码配件、通信及协作类产品、通信设备、服务器及配套软硬件产品、通信网络、打印服务器、智能家居、手机软件、芯片、充电、手机通讯、网卡、手机配件、智能手表、笔记本、耳机、手机数码、便携计算机和配套件设计开发生产采购、无线数据产品、基础设施、通信电源、数据通信设备、销售服务、云服务、智能手环、无线通信设备、电脑配件、手机移动电源、智能终端、宽带多媒体设备、电源、ICT解决方案、ict在线学习、智能电视、基带芯片、终端设备、整机电脑、液晶电视、电信解决方案、充电数据线、广告服务、充电宝、OLED电视、通信机房、电视盒子、商务服务、传输网络、数据线、通信线缆、智能光伏业务产品、电梯物联网、互联网、能系统、智能IP摄像机、移动储能电池、闪充充电器、电子秤、无晶圆厂半导体、AI芯片组、CPU处理器、ICT服、光网络芯、智能机顶盒、智能音箱、IT软件、电子产品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李华刚
注册资本:944625.3758万人民币
主营:家用电器、智能家居、空调、洗衣机、冰箱、电器、液晶电视、彩电、冷柜、家电、热水器、厨电、智能电视、电冰箱设计、电视、美好生活解决方案服务、电冰柜设计、全场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