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被迫降价救市,BBA的电动困局

来源:
市场资讯
发布时间:2022-12-03
收藏收藏
分享
  • 复制链接
  • 微信扫一扫

在传统燃油车市场呼风唤雨的奔驰、宝马、奥迪,为什么一到电动时代就玩不转了呢?

临近年末,各大车企都在进行最后的“冲刺”,国内新能源市场更是各方角逐的焦点。先有特斯拉官宣降价,再到后来福特电马、问界也给出了一波价格让利。然而,这些品牌的降价幅度对于奔驰来说,可以称得上是“小打小闹”了。

日前,梅赛德斯-奔驰官方宣布将对全新纯电EQE、纯电EQS和全新AMG EQS 53的厂商建议零售价进行相关调整。其中, 奔驰EQE的降价幅度在5万左右,这也使得其销售价格下探至40万元区间;而家族旗舰奔驰EQS更是直降23.76万元,起售价为84.5万元,比全新奔驰S级起售价还要低10万元。

数据来源:奔驰官方发布调价信息公告

数据来源:奔驰官方发布调价信息公告

针对此次大幅度价格调整,奔驰官方给出的解释是:“通过不断洞察市场趋势,收集市场反馈、聆听客户需求为前提,而采取的灵活调整市场运营策略,以匹配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然而此举在业内人士看来,更多的还是奔驰EQ系列在华销量表现不及预期,以期用降价来提振销量水平的应急方案而已。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最新销量数据显示,奔驰EQA、EQB、EQC、EQE四款纯电动车10月份销量分别为94辆、133辆、6辆和678辆,前10个月累计销量仅为11639辆,尚不足有些自主品牌单一新能源产品的单月交付量。面对如此严峻的销售形势,此次的大幅官降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实际上不仅仅是奔驰,以“BBA”为代表的传统豪华车阵营,都没能逃脱国内电动市场给予的“当头一棒”。新车高调上市,市场反响平平,终端销量萎靡再到大幅降价促销,仿佛成为了传统豪华品牌进军电动领域的“必修课”。

那么,在传统燃油车市场呼风唤雨的奔驰、宝马、奥迪,为什么一到电动时代就受挫连连呢?大幅官降之后,又能否提振传统豪华品牌的后续销量呢?

品牌溢价力受挫,重回同一起跑线

实际对于电动车来说,降价在现阶段的环境下,本身就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

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补贴将于年底结束,再加上包括芯片短缺,上游原材料涨价,动力电池部件价格持续高位等一系列因素的叠加影响下,电动车的降价空间其实并不大,反而像比亚迪那种适度涨价的可能性反而更高。

一款产品之所以可以降价销售,究其根本还是其本身具有很大的降本空间。就像特斯拉凭借出色的净利润表现,可以更加从容地调整旗下车型定价策略,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形势。那么,新能源市占率更低的传统豪华品牌,如此大幅度的降本空间又从何而来呢?

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BBA”或主动或被动地释放了品牌溢价力,从而保留足够的降本空间。

简单来说,就是产品上市之初定价“虚高”。诚然,在传统燃油时代,BBA在豪华领域有着难以撼动的强大号召力,即使品牌溢价水平较高,依然有消费者愿意为之买单,然而这种“游戏规则”在电动化时代却并不适用。

此前,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就曾对外表示:“即使降价,奔驰的电动车仍难以抢到蔚小理的份额,因为前者和后者仍处于两个赛道上。”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新能源与燃油车用户消费行为洞察报告》显示,年轻用户对于新能源车产品关注度更高,30岁以下新能源用户占比达43%。对于消费主体为年轻人的电动车领域,相比于BBA的品牌溢价,无疑成熟的智能化体验以及动力水平才是核心诉求。

数据来源:乘联会最新品牌销量数据

数据来源:乘联会最新品牌销量数据

另一方面,BBA在中国市场的用户画像也有其特殊性,这类用户购车的核心诉求还是安全与品质感,对于主打智能交互的纯电动汽车,明显兴趣兴趣寥寥。这也导致了BBA虽然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但真正想要购买电动产品的却并不是这群人。

此外,BBA等传统一线豪华品牌溢价力还体现在车辆超高的保值率水平上。然而,这套标准显然不适用于电动车。

通过某主流二手车平台数据显示,奔驰EQC第一年保值率仅有52%,EQE也只有56%;奥迪e-tron为55%;最高的宝马i3仅有59%。可以说,BBA在新能源车型的保值率上已经没有任何品牌溢价可言了。

其实在官方降价之前,我们就通过多方走访获悉,奔驰EQS和EQE在终端市场上都有着与这次官降相似的优惠力度,有些经销商甚至会更多一些。而且并非只有奔驰这样,另外两家宝马与奥迪,基本上处境也差不多。

数据来源:乘联会新能源车型销量数据

数据来源:乘联会新能源车型销量数据

尽管如此,反映到终端市场的销售表现依然十分惨淡。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今年10月奥迪 e-tron、Q2L e-tron、Q4 e-tron、Q5 e-tron的销量分别为 40辆、64辆、290辆、575辆。宝马的状况稍好,iX3今年10 月销量为2592辆,i3则卖出了1471辆,基本步入正轨不过相比头部造车新势力月销破万的成绩依然有不小差距。

对此,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传统豪华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定价“虚高”,难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通过多轮较大幅度降价之后,豪华电动车的溢价空间正在收缩,后期定价或许将更加理性。

事实上,一直以来,品牌、服务、设计、影响都是豪华品牌的软价值,市场口碑和影响力也决定了豪华品牌对市场的溢价权。但如今转变到新能源赛道之后,豪华品牌的溢价权已然开始下降,所有的汽车品牌又回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

随着电气化在汽车制造业的进程逐渐加深,BBA上百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品牌效应遭到削弱,可以说拥有高品牌溢价力的BBA三家现阶段很难复刻燃油时代的辉煌了。

现实利益难以割舍,技术优势无从发挥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稳步提升,此时BBA三家在电动化进程上却遭遇“当头一棒”,不禁让人对传统豪华品牌的未来充满了担忧。然而理性的来看,尽管BBA三家在新能源产品上遭遇挫败,但那也仅仅是新能源领域。

根据乘联会10月零售销量数据显示,在高端轿车市场,BBA依然展现出了压倒性的优势地位,三家包揽了高端轿车销量排行榜的前六名。而在高端SUV市场方面,除了特斯拉Model Y异军突起占据头名之外,2-4名则依然由BBA牢牢把持。可以说,现阶段BBA依然是国内市场不可撼动的豪华顶流。

数据来源:乘联会最新豪华品牌销量统计

数据来源:乘联会最新豪华品牌销量统计

根据证券行业相关人士统计,从2022三季度财务报告来看,奔驰的单车平均利润约为7469美元(约5.3万人民币);宝马的单车平均利润约为4747美元(约3.4万人民币);奥迪的单车平均利润则在2.4万元人民币左右。

但也正因为如此,燃油车市场的巨大红利也“拖住”了BBA在新能源市场的脚步。

仔细梳理奔驰EQ系列的产品线发现,奔驰EQC、EQB、EQA均为“油改电”车型,基于奔驰纯电平台正向研发的全新产品只有EQS和EQE两款,而EQS还是并不走量的旗舰车型。

同样,对于奥迪品牌而言,目前国产的两款纯电SUV,毫无例外都是来自大众MEB平台,奥迪主打高性能更领先一代的PPE架构要等2024年底才能国产。而宝马的处境稍好,其与燃油车同步开发的纯电平台已初见成效,不过由于概念上很贴近“油改电”,也让消费者顾虑重重。

于外,品牌固有形象禁锢消费思路,于内,对燃油产品的现实利益难以割舍,随之催生出了大量“折中”的油改电产品。而这类产品又再次消磨了国内消费者对传统豪华品牌电动车的信心,市场表现惨淡也就不难理解了。

那么,就有人会问了,奔驰最新的EQE还有进口的EQS系列都是采用专属纯电架构打造而来,为何同样销量惨淡?而这正是限制传统豪华品牌进军电动化的另一重大因素,那就是技术优势的“丧失”。

当然这种技术优势的“丧失”,不是指一众造车新势力已经拥有了和BBA相近的造车工艺水平,而是在智能化这个全新赛道上,传统豪华品牌的技术优势更多体现在“看不见”的地方。优秀的底盘调校、内饰豪华氛围的营造、贴近传统燃油平滑的驾驶体验,都是BBA百年技术积淀的成果。

然而,这些真的是电动车的潜在用户最为关注的点吗?惨淡的销量数据已经说明了一切。

在现阶段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电动化进程已经初步完成“上半场”的目标了,而“下半场”的主角则是智能化,是更为人性化的智能交互系统、是安全高效的三电系统、是成熟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而在这一点上BBA的产品并没有任何技术优势可言。

同样以奔驰EQE为例,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由于其没有高端辅助驾驶芯片,也没有激光雷达,视觉智能驾驶和依赖高精地图的智能驾驶都不能实现,而它的对手却已经在向城区智能辅助驾驶迈进了。

就三电系统而言,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奔驰EQE使用215kW后置单电机,0-100km/h加速6.7s。作为对比,以极氪刚刚推出的009为例,该车定位一款主打商务出行的旗舰MPV车型,但其官方公布的0-100km/h加速时间仅为4.5s,而其售价与奔驰EQE也同为50万级别。

无须赘述,诚然BBA在整车技术上仍然有着巨大优势,然而在智能化的崭新赛道上,新能源汽车早就成了一个“全新物种”,用过去的精尖技术直接套用在新能源产品上,无疑是行不通的。

艰难死守,电动时代的BBA急需“补课”

根据乘联会最新销量数据,今年10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55.6万辆,同比增长75.2%。值得注意的是,从月度国内零售份额看,10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以及造车新势力的总零售份额为74.4%,而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份额仅占3.9%。

整体而言,目前国内的新能源车市场,20万以下的产品依然占据主流,市场份额保持在75%左右。从零售份额不难看出,自主品牌的新能源产品以及造车新势力,已经在中低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脚跟,并呈现出了强劲的上升势头。

众所周知,冲击高端市场已成了自主品牌向上突破的必由之路,如东风旗下岚图、吉利旗下极氪、长城旗下魏牌等其本身都是冲高的市场产物。再加上高合等本就定位高端的造车新势力品牌,可以想见未来中高端新能源车市场战况将何等激烈。

尽管从目前高端豪华车的整体市场形势来看,除了特斯拉真正意义上对BBA在豪华市场的地位产生了一定冲击之外,BBA依然是这一细分市场上的绝对王者。但随着众多自主新能源产品的持续上探,中高端豪华市场的格局已经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比如蔚来、小鹏、理想等新能源车企抢占的30-50万元市场,便是BBA的“命脉”所在。而一旦BBA跑量的车型被挤压得不足以支撑中高端的研发和营销,现阶段这种品牌影响力带来的消费惯性也将逐步被打破。

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从今年开始,奔驰、宝马、奥迪相继宣布在中国迎来电动车规模化生产阶段。然而将近半年时间过去,从BBA三家的销量表现来看,需要“补课”的地方还有很多。

时至今日,将近半年时间过去,从BBA三家的销量表现来看,需要“补课”的地方还有很多。

除了上文提到的定价和技术路线问题,BBA传统的营销模式也急需改革。此前,一家奥迪4S店便在外墙上挂出了“奥迪也有纯电新能源”的横幅。这件事初看之下似乎有些微妙的喜剧色彩,然而背后更多的却是无奈。产品的目标人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而传统的营销模式却难以拓展到新时代的用户群体之中,这也导致了在终端销售层面BBA的新能源产品无人问津。

而BBA在中国努力补课的科目,还有补能体系的构建。此前,在一些社交媒体上,不乏EQC车主反映在第三方充电桩充不上电。而奥迪e-tron也有车主反馈直流桩的识别成功率非常低。虽然BBA三家都赠送家用充电桩或者一定额度的充电卡,但仍难以满足用户需求。

曾有专项调研显示,中国的电动车用户尤其是中高端车型用户,并不喜欢去第三方充电桩充电,它们宁愿增加10%的费用也想去专属充电站,不仅有品牌归属感,还有更好的充电体验。就像奔驰有专属充电“星驿站”,但数量上难以得到保证,根据高德地图上北京地区的搜索结果,奔驰“星驿站”只有6个,明显无法应对庞大的用户需求。

对于渠道重建以及补能问题,BBA三家其实也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从明年年中开始,奔驰的EQ系列就将从代理经销模式,彻底转为新势力惯用的直营、商超模式。宝马与奥迪也陆续在全国各大城市搭建品牌体验店或品牌展厅。同时,三家也正在积极与壳牌、国家电网等多方展开合作,构建并逐步完善自身的补能体系。

不管是渠道的重新构建,还是补能体系的逐步完善,都非一朝一夕之功,但至少体量庞大的BBA已经在慢慢“转身”了。剩下的就要看国内飞速发展的竞争态势,能留给BBA多少时间了。

本文由第三方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企知道作为平台仅提供技术支持,转载请联系原文作者,如涉及版权、名誉权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收到后的第一时间予以处理。联系邮箱: qzd@qizhidao.com
阅读更多
2025年电动车渗透率70%,激进还是保守?
2025年,中国每卖10辆乘用车中,就会有7辆是电动汽车,即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70%。 这是理想汽车CEO李想3月25日抛出来的大胆预测。他还描述了电动汽车对燃油车的进攻顺序: 第一步:二线的自主品
行业观察能链研究院1天前
理想的未来,写在哈弗H6的过去里?
“在京海,高家看上的早晚都得是高家的。” “在京海,天上掉下的钢镚,都得姓高!” 电视剧《狂飙》里的经典语录,某种程度上,是当下理想汽车的真实写照。 “接下来就是理想L7和理想L8争夺中大型SUV冠亚
公司动态表外表里2023-03-23
2022年财报亮眼背后,吉利汽车的老问题仍在
新能源正当时的现在,作为国内自主汽车品牌龙头的吉利汽车无时无刻不在惹人关注。 近日,吉利汽车正式发布了公司2022年财报。根据财报数据显示,吉利汽车在各项核心业绩指标上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全年营收达
公司动态蓝鲸财经2023-03-24
汽车价格战愈演愈烈,这5家车企明确表示不降价
轰轰烈烈的汽车价格战已经蔓延了一周多,大批车企宣布跟进,但也有车企开始发出“不降价”的声音。 截至3月15日,据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统计,保时捷、奥迪、蔚来都明确表示不降价;理想
行业观察出行一客2023-03-15
智己飞凡接连哑火,汽车“一哥”难再躺赢?
“上汽奥迪员工内购价最高优惠16万”,“30万出头买奥迪A7,以往这价格也就买A4”。 3月初,这则上汽奥迪大降价的新闻冲上了热搜。上汽紧急回应称是员工内购价,严查外部倒卖。但依旧阻止不了市场对这款车
金融Tech星球2023-03-15
雪铁龙引战,国内车商“踩踏”式降价
博弈论中有一个异常经典的场景“旅行者困境”,揭示了博弈双方在都是理性的情况下,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进行勾心斗角,最后导致第三方坐收渔利的情形。今年3月,国内不同的车商品牌不断通过大幅降价来提振销
行业观察来咖智库2023-03-10
从互联网汽车鼻祖坠落,荣威还能翻盘吗?
荣威要重现昨日辉煌,新管理团队身上的担子可不轻。
公司动态车圈能见度2023-03-18
吉利、长安、长城,在追赶比亚迪的道路上孰快孰慢?
2月23日,吉利银河系列发布会,大半个汽车圈的媒体都聚到了杭州,就像四年前吉利把大家请到新加坡去围观几何的上市一样,盛况空前。但如果说几何那场发布会只是吉利对于新能源路线的最初试探,那么银河系列就是吉
行业观察36氪2023-02-27
从“黑马”到“卷王”,赛力斯跳级入局
数据和事实是对谣传最有力的修正和打脸。 当赛力斯与华为“闹掰”的小道消息不胫而走时,两条好信息对其迎面痛击。 一是华为与赛力斯继续加强合作。 2月25日,在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和华为常务董
公司动态蓝鲸财经2023-03-03
20万元以下市场,没有理想和极氪
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亏损与销量压力下的焦虑正在蔓延。 李斌发布内部信痛批公司内部八大问题,雷军发表内部讲话给造车团队打鸡血,马斯克明确加大「降本换量」的竞争策略。 面对如此的挑战,极氪、理想率先做出了
行业观察汽车之心2023-02-06
开门黑、价格战,2023车市的危机与变局
年后上班没几天,车市已经暗流涌动。年前由特斯拉开启,问界、小鹏跟进的价格战,已经让并不明朗的2023年车市人心惶惶。没想到的是,市场大规模的价格松动早已无法压住,该来的还是来了。2月1日,作为传统性车
行业观察汽车公社2023-02-03
特斯拉挥刀,“蔚小理”们折腰
近年竞争愈发激烈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于2023年开年刮起了一股降价风。 据雷达财经不完全统计,在年初特斯拉宣布降价之后,已有AITO问界、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多家新能源汽车厂商开展了降价促销活动。 而新
公司动态雷达财经2023-02-14
2022盘点系列:自主品牌在逆境中“开挂”
“中国公司颇为令人意外地做到了脚踏实地。”这是日媒对中国汽车品牌发展现状的评价。 市场份额逼近50%,新能源市场占比近8成,出口量跃升世界第二大国,可以说在过去的2022年,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实现了“里
行业观察车云2023-02-01
马云高调回国,阿里极速转舵!
马云归国,对于逆境中的阿里来说也如同一剂强心针。
公司动态价值研究所2天前
播恩集团:二师兄的饲料供应商,能否趁时代转型实现弯道超车?
公司动态你好新股4天前
小米授出1.9亿股奖励股份
公司动态大河财立方3天前
华为送来定心丸,问界抱紧“富爸爸”!
Fast Reading 1.华为与赛力斯联合推出了新能源汽车品牌AITO,但两者的地位并不对等。在销售与用户的眼中,华为的“戏份”越来越多,赛力斯的存在感日益消减。 2.赛力斯曾表示,问界系列车型产
公司动态雪豹财经社2023-03-23
茅台卷到两百元以下了,品牌能否承受冲击?
茅台难以控价的局面,会在台源酒上重演吗? 近日,茅台家族的台源酒,着实酒圈里火了一把。茅台家族背书+百元价格带的“大小王”,对同价位的酱酒产品来说,无异于一场降维打击。 “二百元以下无酱酒”,在酱酒热
公司动态酒周志2023-03-23
2022年,小鹏踩了“急刹车”!
亏损加剧、交付量垫底、高层动荡......小鹏汽车正加速跌向谷底。 3月17日,小鹏汽车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四季度营收51.4亿元,同比下降39.9%;净亏损23.6亿元,同比扩大83%
公司动态蓝鲸财经2023-03-23
文心一言正式亮相,百度的诺言实现了
进入2023年,ChatGPT的火爆仿佛是一次预热,这个智能聊天工具的技术很简单,它真正让所有人都感到吃惊的是背后大模型的创建和学习能力。它将人们对AI的期待提升到了一个高度,大模型成为全球科技竞赛兵
公司动态界面新闻2023-03-16
相关企业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王传福
注册资本:291114.2855万人民币
主营: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汽车制造、汽车零部件、电池、锂离子电池以及电池、电动车及其零部件、充电电池、二次充电电池业务、电动汽车、电动叉车、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及服务、镍电池、传统燃油汽车、二次充电电池、充电器、手机锂电池、镍镉电池、汽车及零配件、手机充电器、锂离子电池、汽车业务、纯电动汽车、汽车模具、手机、乘用车、手机部件、锂电叉车、品牌汽车、电动车、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叉车、电池管理系统、汽车维修、汽车电子装置、消费电子产品及其部件设计制造、连接器、电子电源设计、燃油轿车、通信电源设计、电脑零部件、双模电动车、金属零部件、电力电源设计、手机ODM、手机测试、手机按键、不间断电源、LED、直流电源、纯电动巴士、储能电站、光电子产品、五金电子产品、手机装饰、微电子产品、手机组装业务、不间断电源设计、塑胶机构件
企业详情 企业资讯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法人:秦力洪
注册资本:300000万人民币
主营:汽车销售服务、电动智能汽车产品、锂电池、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动智能汽车、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整车及相关零部件、智能电动汽车、电动汽车、高性能智能电动汽车、智能电动汽车研发测试、高性能电动车
企业详情 企业资讯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法人:辛保安
注册资本:82950000万人民币
主营:电网、配电业务、电力建设、电力、电力生产调度信息、输电、输变电、电力供应、招标采购信息查询
企业详情 企业资讯